作为常州地标性建筑的物业服务人员,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形象。在客服工作中,从对业主说“不”到化解“不”,从“不行”到“让我来想想办法”,“从“不会“到“我们可以试一试”,一直是我在工作中遵循的服务理念。
近日,一位租户急匆匆地找到我,询问可否借用会议用的椅子。该租户室内实际装修刚接近尾声,临时总部安排会议,多人参加,办公物品无法第一时间到达,按照常规这类问题我的第一反应几乎要脱口而出:"抱歉,这边不提供,请您自行解决。"但看着对方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和手中厚厚的文件,我咽下了这个"不"字。"我理解您的情况特殊,让我们想想办法。"最终,我们临时协调了会议室的椅子,并协助配合他们迅速转移。当看到客户如释重负的笑容时,我明白了服务的真谛——规定是死的,人心是活的。
在物业服务中,每个"不"字都可能成为阻断沟通的高墙。当租户抱怨电梯等候时间过长时,"这不是我们的责任"只会激化矛盾;当企业反映空调效果不佳时,"这不是服务范围"将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。我们学会了用"让我们看看能做什么"代替生硬的拒绝,用"这是个挑战,但我们会尽力"替代消极的推诿。这种表达方式的转变,看似简单,实则是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。服务的智慧在于将问题转化为机遇。某次,一家新入驻公司抱怨货梯等待时间较长影响了装修进度。我们没有简单地说"不行",而是协调安保人员及客服人员,并协助公司优化运输计划。这一举措解决了眼前问题,还建立了业主的好感度。
在物业服务中建立情感连接,需要我们走出"不"字的阴影。主动询问他们的需求变化,在节日里送上真诚的祝福——这些细微之举积累起来,让客户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。
当业主提出看似不合理的要求时,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拒绝,而是如何创造性满足。让业主自身感受到我们在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。物业服务不仅是维修设备和保持清洁,更是通过每一次互动传递温暖与专业。让每一个"不行"都变成"行"。
